四川成都小区被“拆绿还耕”引关注,媒体:该问问谁将耕地变成了绿洲

3月底以来,四川成都多位市民在当地问政等渠道反映情况称,自己所在小区邻近的绿洲以及当地花费重金打造的“环城绿道”拆除了美化植物,种上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修好的绿洲景象花费了不少钱,用都没用几天就拆了,完全是糟蹋公帑。”(成都多处“拆绿还耕”:网红绿道边种上10万亩农作物

上游新闻记者从多个部门得悉,相关市民反映的“拆绿还耕”现象确实存在,但均属于按照方针要求推进复耕,不存在违规之处。

相关人士称,触及整改项目的土地,并不触及土地性质改动的问题,“从一开端都是犁地,复耕复垦里面的复字便是恢复的意思,并不触及土地性质的改动。”除了绕城绿道,成都城区内多地也在推进“复耕复产”作业。

也便是说,这些“拆绿还耕”并没有错,是正常的复耕行为,要说有错,便是犁地本来就不该被“美化”了。

四川成都小区被“拆绿还耕”引关注,媒体:该问问谁将耕地变成了绿洲成都环城生态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界桩(图源:上游新闻)

“我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满足如此巨大的消费需求,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亿-24亿亩,假如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核算,犁地有必要保持在18亿亩。”这是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给出的推演,以此说明18亿亩犁地是“底线”。

18亿亩犁地少不得,不能少,由于事关我们的吃饭问题。现实情况是,尽管这个底线是守住了,全国犁地达19.18亿亩,但10年间犁地地类减少了1.13亿亩,人均犁地面积不到国际平均水平的40%。犁地的底线已退无可退,推进复耕是应有之义。

以成都市所在的四川成都平原来说,这儿一向被称为“天府粮仓”,但“犁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一度严峻。2021年公布的第三次国土查询数据显示,与“二调”数据比较,成都平原犁地面积10年时间减少了40%。面对严峻形势,四川重拳出击,坚决遏制犁地非农化非粮化势头。四川省国土资源体系的相关人士明,据守犁地底线是当时自然资源体系内一项严重作业,现在各地对于已经建成的公共设施进行“纠偏”拆除,是保护犁地作业的详细履行。

在这个背景下,成都“环城绿道”拆除美化植物,推进复耕,也便是形势使然,守住犁地底线的应有之义。“纠偏”没有错,大众要问的是,犁地上的公共设施最初是怎么建上去的?最初是谁将犁地变成了美化景象的?大众更担心的是,复耕别又是一阵风,昨天是“犁地变绿洲”,今天是“绿洲变回犁地”,明天别又搞成犁地再变绿洲,如此来回折腾造成的糟蹋,才更令人心惊心疼。

从网络上也能够看到,大众对推进复耕并没有意见,但对一些不切实际的“复耕” 则难以理解。比如,本来种植茭白苗的田被整理,只能种水稻,有的将鱼塘填了复耕,有的到缺少水源的坡地上搞“高标准农田”建设。有网友总结道,有的当地是“良田上建房,山上种水稻”。

大众反感的是这种形式主义,因瞎折腾造成的无谓糟蹋。守住犁地底线,重在守住不乱折腾的底线,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绿则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对犁地负责,对民生负责。

原创文章,作者:花好月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liangwangye.com/biao-4057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0日 13:35
下一篇 2023年4月20日 13: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