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解答中国最神秘的针灸大师(中国最神秘的针灸大师排名)

中国最神秘的针灸大师(中国最神秘的针灸大师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古代针灸三圣是谁

2、针圣辛君平是骗子吗

3、近代针灸大师

4、中国中医的顶级针灸大师有哪些?

5、四大国宝级针灸大师是谁?

6、中国针灸鼻祖是谁呢,据说出身儒家,饱受病痛折磨中写下史学奇书?

中国古代针灸三圣是针灸鼻祖皇甫谧、宋代针灸名医王惟一 、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

  针灸鼻祖皇甫谧,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20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3年(公元282年),活了68岁。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皇甫谧小时候,过继给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县)。叔父、叔母很疼爱他。而皇甫谧自幼贪玩,无心向学,人们笑他是傻子。到了17岁,人高马大,竟“未通书史”,整天东游西荡,像脱缰的马,叔母对皇甫谧如此调皮捣蛋非常气愤,恨铁不成钢,常常为他的前途而忧虑。一天,她把贪玩的皇甫谧赶出家门,想要教训他。谁知他到了外边弄来了香瓜、甜果之类,洋洋自得地呈献给叔母,以为如此“孝顺”一番,便可平息叔母的盛怒。谁知叔母更加气愤,接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着泪说:“你快二十岁了,还是‘志不存教,心不入道’,你要真心孝顺父母,就得‘修身笃学’”。他很受感动,噙着泪花发誓要悔过自新,改弦更张,矢志苦学。从此以后,他刻苦攻读,虚心求教,一天也不懈怠。

  对于针灸方面的经验,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医家已进行了系统总结。如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多种周代编写的医书,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也有许多论述针灸的内容。东汉初期针灸名医涪翁还有《针经》的专述。但是晋代以前涉及到针灸内容的医书,“其父深奥”,“文多重复,错互非一”。加上当时用竹木简刻书,书被视为秘宝,普通的人是不易得到的。由于参考书奇缺,这给皇甫谧编撰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皇甫谧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用百折不挠的精神,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经穷搜博采,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共10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的穴位654个(包括单穴48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人们称做“中医针灸学之祖”。

  《针灸甲乙经》一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唐代医家王焘评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本于它。1600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公元701年,在日本法令《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用《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可以说,《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国际上声望很高。

  宋代针灸学家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名王惟德,北宋医家。宋仁宗(赵祯)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

  宋时,针灸学非常盛行,但有关针灸学的古籍脱简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根据这些情况,王惟一及其同行,产生了统一针灸学的念头及设想,并多次上书皇帝,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及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接旨后,惟一亲自设计铜人,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的全部过程,他都和工匠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终于在公元1027年铸成了两座针灸铜人。铸成后,仁宗赞口不绝,把它当作一件精湛的艺术品,经惟一等在旁的医官介绍了铜人的用途和在医学上的价值之后,遂下令“把一座铜人放在医官院,让医生们学习参考;另一座放在宫里供鉴赏。”并让史官把这件事作为一件大事,写入史册,以便传到后代。这时,王惟一又将自己编绘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献给仁宗,以作为铜人的注解和姊妹文献。赵祯阅后,非常高兴,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编图经已经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传到后代”。铜人和图经,在当时的医疗教学和医官考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统一和发展我国针灸学作出了很大贡献。王惟一是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在针灸学方面,他一生致力于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尤其对皇甫谧的《甲乙经》很有研究,且在学术上受其影响颇深。他把很多不统一的有关针灸学著作,加以去伪存真的整理,“以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腧穴”的研究方法,将十二经脉及三百五十四个穴位,用直观的方法记录和描绘出来,并对前代有关“经穴”的学说,进行了订正和改进,推动了我国针灸学的发展。

  杨继洲 (1552-1620),名济时,字以行,三衢(今浙江衢县)人。明针灸学家。世代从医,祖父杨益,太医院御医,著《集验医方》刊行于世。父亦业医。家藏秘方、验方与医学典籍极富。继洲科举受挫,弃而潜心攻医书,研医术,卓然有悟,尤擅针灸。治病常针、二炙、三服药,有神效。收单穴51、双穴308共359嘉穴位。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任楚王府良医、太医院御医,行医46年。巡按山丁御史赵文炳患痿痹百医不治,继洲三针而愈,名扬朝野。搜集历代针灸文献,取材于《素问》、《难经》要旨,结合实践,以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基础,编著《针灸大成》10卷。对针道源流周身经穴及制针法、补泻手法、治症总要等均有论述。主张“病以人殊,治以疾异”,“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体现辩证治病思想。对针灸学卓有贡献。该书列入《四库全书》存目,国内外医界尊为针灸经典。另著《病机秘要》,收入《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子部医家类”。有铜人像,详细刻画穴位,并绘图立论,便于钻研。

  杨继洲家中蓄贮了许多真秘古籍。他从医后常“取而读之,积有岁年,寒暑不辍”。因此得其真谛。遂有心汇集一部针灸专着。他“参考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汇编《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但未刊行。万历年间,杨继洲为巡按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治痿痹之疾,“至则三针而愈”。赵文炳为了答谢他,为他刊行了在《玄机秘要》基础上增辑而成的《针灸大成》。

  不是。辛君平是著名的针灸大师,1971出生,9岁随爷爷学中医针灸,12岁就可治愈各种疑难杂症,被当地人称神童,奇人。搞临床针灸40年,治愈各种疑难者上百万人,针灸医术高明,被广大患者送一美名,针灸大师,一代针圣,旷世神医,并不是骗子。

  [img]
1、王乐亭。

  名金辉,河北省香河县人,生于1895年,卒于1984年。曾考入中国大学学习,两年后,弃学从医,拜北京针灸名医陈肃卿为师。1929年考取“医师执照”后,王乐亭开始使用针灸行医治病,人称“金针王乐亭”。

  1953年,被聘至北京中医学会,曾任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顾问,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医师,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会委员、针灸委员会理事。《金针王乐亭》一书是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很好总结。

  2、承淡安。

  江苏江阴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出生于世医家庭,少随父学针灸及儿科,后又师从同邑名医瞿简庄,通内、外、儿各科,尤以针灸见长。1929年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设通函研究科,广征社员,予以指导。

  1934年秋,为振兴针灸绝学,东渡日本,在历时八个月的游学考察中,以学生般的谦逊投身其中,探得其详。回国后创办了中国近代针灸专业学校“中国针灸学讲习所”。抗日战争期间,他辗转全国,办学育人。解放后,他的针灸教育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

  3、贺普仁。

  贺普仁,字师牛,号空水,河北省涞水县人。14岁从师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深得老师真传。八年后,以精湛的医术独立应诊,解放后声名鹊起。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达26年之久。

  贺普仁是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针灸协会高级顾问、北京针灸学会会长、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副主任。首届国医大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教授。

  87岁从医70年,针灸大临床家,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师从京城中灸名家牛泽华,22岁悬壶应诊,1966年调入北京市中医院,任针灸科主任达30年之久,创“贺氏针灸三通法”、针灸临症独穴疗法,影响力达南美、东南亚、日本等地区和国家。

  4、石学敏。

  中医、针灸学专家。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授衔针灸学专家。

  1962年天津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丙行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兼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成都市锦江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主任,天津市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

  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

  5、陆瘦燕。

  出生于上海市嘉定西门外严庙乡一个针灸医师家庭。其父李培卿,育有6子2女,陆氏排行最小,因出嗣陆门,故改姓为陆,迁居昆山。陆氏幼年精读《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类经》、《针灸大成》等书。

  陆瘦燕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和教育家。他少年时随父习医,得其真传,18岁即在上海悬壶济世,因针刺沉疴,屡见奇效,求治者络绎不绝,成为一代名医。他开创了针灸实验之先河,还开办了“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习班”,在国内外针灸界颇具影响。

  “陆氏针灸疗法”已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与会人士充分展现了陆瘦燕先生在针灸学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学术成就,以及对当下针灸学发展的启迪。

  不知道你是要考研还是干嘛,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的本科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梁繁荣算是大师级别的了,刚刚推荐为中工院院士,大家都说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石学敏更厉害,我也不好说。石学敏确实比梁繁荣早几年评为院士,总之来说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还是很牛的啦。顺便说一句,2011年考针灸的研究生学校,天津中医药大学排第一,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北京第三,不知道这第一第二第三之间的差距,不过据我所知,就针灸而论北京中医药大学还是一般一般了,没什么大师级的人物好像。如果不是考研,我的回答好像没啥用处咯。呵呵

  针灸国医大师入选为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全世界仅有四位:程莘农、贺普仁、郭诚杰和张缙。中国针灸源远流长。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针灸因为易学易用 节日期间,人们总会选择送心爱的人手表来表达爱意,代表自己的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作为中国最传统最浪漫的情人节,表达爱意需要巧妙构思。不妨选择一款情侣对表,把爱意写在腕间。很多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情侣对表,为了制造浪漫氛围,呈现你最爱的那一抹腕间风情。当一些话说不出口,一些爱无法言语时,可以让时间故事替您表达!手表被作为礼物赠送与别人是很常见的,送手表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送的,不同的手表送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含义的,男生要知道送女孩手表的含义,女生要知道送男生手表的含义。,已经在现代家庭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

  针灸:

  针灸疗法(Acupuncture),即利用针刺与艾灸进行治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

  针灸鼻祖乃三国西晋时期的医学家皇普谧,他一生专致于医学、文学和史学领域,在其二十六岁时便写出了《帝王世纪》。晚年得风痹疾 ,但仍然书不离手,在病痛折磨中写出了《针灸甲乙经》,此书成为我国第一部研究针灸学的著作,因此有“针灸鼻祖”之称。

  一、早年生活。

  皇普谧的祖辈曾是东汉时期的名门望族,其祖上曾官至太守、将军,名动一时。但到了其父亲一代,逐渐没落,其父亲仅仅只是举为孝廉。皇普谧出生后不久,其母亲便不辛离世,家境更家雪上加霜,于是皇普谧便被过继到到了其叔父名下。年少时的皇普谧犹爱贪玩,不学无术,到了二十岁时仍然无以为业,其叔母不忍心其就此堕落,于是引《孝经》之言教其悔改。皇普谧自悔一时,此后开始拜师专心学习。

  二、专心著述,著作等身。

  浪子回头的皇普谧专攻学业,废寝忘食,几年后学业日精,著出《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等历史文书,在文学领域著有《皇普谧集》、《鬼谷之注》等书。在其中年时期,皇普谧名声渐起,官府多次征召他入朝为官,多次被举为贤良、太子中庶,但皇普谧却不为所动,始终不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皇普谧的哲学思想,他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初步规律,事物都在矛盾的树立与解决中前进发展,矛盾双方能够相互转换,仕途权贵和王朝的毁灭都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隅,因此他不愿进入仕途。

  正是因为皇普谧有着正确的价值观,才让他在文学和医学领域成就满身。他坚持自己的本心,竭尽所能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让他走的更远,成为一代名家。
19世纪中期,有人将计时挂表装上皮带并戴在手腕上使用,之后逐步改进、缩小体形、美化样式,发展成为手表。1868年,百达翡丽制造给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手表是世界上第一只手表,但这种形式的钟表在当时并不流行。

原创文章,作者:花好月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liangwangye.com/biao-8547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1日 01:36
下一篇 2023年6月11日 01: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