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科普新九哥房卡包哪里有批发(赖子牛牛房卡包代理游戏)

中国十大民族(中国十大民族品牌企业)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有哪些民族

2、我国十个少数民族有哪些

3、请写出十个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

4、中国 十大民族是什么

5、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少数民族

56个民族。

  1、满族

  满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辽宁省为最多。

  使用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南、北2种方言。由于与汉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现在满族人都习用汉语,只有少数偏远的聚居村屯,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16世纪末,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满文。现在满族人都用汉文。

  满族人曾信仰多神的萨满教,现已消失。

  2、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散居于内蒙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绝大多数朝鲜族人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尚未有定论),有6种方言。

  朝鲜文是朝鲜李朝世宗主持下,于1444年创制的拼音文字。

  信教的人很少,只有极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或天主教。

  3、赫哲族

  主要聚集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散居于附近县的一些村镇。

  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奇楞和赫真2个方言。现在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其他人由于与汉族人的长期交往已都使用汉语,并使用汉字。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现已基本不信仰萨满教了。

  4、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附近旗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及附近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达斡尔族人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布特哈和齐齐哈尔两种土语。其语言丰富,有大量反映渔牧狩猎农耕的词汇,其中有汉语,满语和鄂温克语借词,特别是汉语借词较多。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能使用满文,蒙古文,哈萨克文。

  信仰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5、鄂伦春族

  聚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

  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盛行对祖先的崇拜。

  6、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和周围几个旗、黑龙江省讷河市等地。

  使用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有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3个方言。

  鄂温克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用汉文。

  过去,鄂温克族人多信仰萨满教,牧民同时信仰喇嘛教。

  7、蒙古族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和新、青、甘、黑、吉、辽等省区,其他散居于宁、冀、川、滇、京等地。

  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中国蒙古语有3个方言,即内蒙古方言、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卫拉特方言。使用蒙古文。13世纪初由回鹘字母创制了蒙古文字,经多次改革,成为今天规范的蒙古文。多信仰喇嘛教。

  8、回 族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青、豫、冀、鲁、滇省等分布较多,有大小不一的聚居区。中国其他地方也有许多回族人聚居和散居。回族分布广泛,可以说回族散于全国各地,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人与汉族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因此都使用汉语,与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的回族人也会使用那个民族的语言,少数人通晓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使用汉文字。信仰伊斯兰教。

  9、东乡族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甘肃省兰州市和定西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可分为锁南、汪家集,四甲集3个土语。大多数东乡族青年兼通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多信仰伊斯兰教。

  10、保安族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人以汉文为交际工具。信仰伊斯兰教。

  11、撒拉族

  主要聚居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及其附近地区。少数人散居于青、甘、新等地,与汉、藏、回、维、哈等族人居住在一起。

  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大多数人通晓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撒拉族人信仰伊斯兰教。

  12、土族

  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数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周边的民和,大通、同仁等县,还有少数人居住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使用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有互助和民和2个方言。过去一直通用汉文,现有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

  13、裕固族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人聚居在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

  现使用3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还有一种是汉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都用汉字。

  裕固族人多信仰喇嘛教

  14、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人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以伊犁地区为多,还有少数人分散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使用俄罗斯语(简称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通用俄文。俄罗斯族人多信仰东正教。

  15、乌孜别克族

  散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较为集中。

  使用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大多数人通用维吾尔文。多信仰伊斯兰教。

  16、塔塔尔族

  散居于新疆,比较集中的有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

  使用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除一些老年人使用塔塔尔语外,其他人一般都使用当地的哈萨克语或维吾尔语。

  塔塔尔族通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仰伊斯兰教。

  17、锡伯族

  锡伯族人主要分布在辽、吉、黑等省,还有一部分人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周边地区。

  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锡伯族人使用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居住在东北的锡伯族人使用汉语。

  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而成。大多数锡伯族人通用汉文。

  锡伯族人曾信仰萨满教、喇嘛教,现多已不信教。

  18、哈萨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

  使用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西南、东北两个方言。

  哈萨克文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信仰伊斯兰教。

  19、柯尔克孜族

  主要分布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于新疆各地和黑龙江省富裕县。

  使用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南、北2个方言。居住在南疆的人通晓维吾尔语,居住在北疆的人通晓哈萨克语,居住在黑龙江省的人通晓汉语、蒙古语。

  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多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或萨满教。

  20、维吾尔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数聚居于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少数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

  使用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中心、和田、罗布3个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21、塔吉克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聚居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

  使用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莎车等地的塔吉克族人使用维吾尔语。

  塔吉克族人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塔吉尔族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22、藏族

  主要聚居于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几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两个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使用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卫藏、康、安多3种主要方言。

  藏文是公元7世纪时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自左向右横写的拼音文字。

  普遍信仰喇嘛教。

  23、珞巴族

  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及相邻的察隅、墨脱、米林等县。

  居住在墨脱县北部的珞巴族人使用藏语,其他珞巴族人都使用珞巴语。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不同地区的珞巴族人之间的方言有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珞巴族人还在使用刻木结绳来记事。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少数人通藏文。

  珞巴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24、门巴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少数聚居在墨脱地区。

  使用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由于生活于西藏地区,和藏族人交往密切,所以多通藏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藏文。

  普遍信仰喇嘛教,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

  25、纳西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和西藏的芒康县也有分布。使用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数人会讲汉语。

  不定期去纳西族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意的象形文字,叫东巴文,一种是表音的音节文字,叫哥巴文。1957年设计了一种以拉丁字母形式为基础的纳西拼音文字方案。

  过去纳西族人普遍信仰多神的东巴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道教或基督教。

  26、彝族

  分布在云、川、贵、桂四省区。

  使用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个方言。与汉族人居住联系比较多的彝族人能通汉 左手戴表的意义:把手表戴在左手上是一种品德高尚的体现,许多的戴手表的男人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选择,那就是忠诚待人诚实,虽然有着一副和善的面容但对待陌生之人十分的冷漠,因为这类人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吃亏中长大的,世间长了就学会了伪善,用虚假的面容对待可恶的小人,但对待证人君子不会如此,因为经常总结他们的识人功能十分的惊人,他们比较重信用,为人厚道,接人待物也比较的诚恳,例如男人把劳力士手表带左手上,给人一种谦谦君子而忠厚的感觉。语。

  过去流行多神崇拜,清初盛行道教,19世纪末年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但信教的人很少。

  27、普米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

  使用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其间差别很大。普米族曾使用过一种用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行不广。现通用汉文。

  普米族人大多数信仰多神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还有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和道教。

  28、白 族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

  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

  白族人民从唐代开始曾经使用过以汉字为基础的方块白文,以记录白语。由于汉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长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所以白语里含有大量汉语词汇,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通行的文字。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29、傈僳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分散居住在附近的州县和四川省盐源,盐过、木里等县。

  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维西县傈僳人创制的音节文字和新中国成立的后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新文字。

  傈僳族人过去信仰原始宗教,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进入后,少数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30、怒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碧江(现已撒消)、福贡、贡山三县,附近的兰坪、维西有几处怒族的聚居点。

  使用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各地方言差别很大,以致不能互相通话。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汉文。

  怒族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部分人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基督教。

  31、独龙族

  独龙族人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

  使用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没有本民族文字。

  独龙族人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信鬼。

  32、景颇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陇江、盈江和梁河等县山区,附近州县山区也有少数散居的景颇族人。

  使用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

  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过去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33、阿昌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的陇川、梁河等县,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等县及保山地区的龙陵、腾中县。

  阿昌族人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有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傣族杂居,所以阿昌人一般都通晓汉语或傣语。阿昌族没有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人聚居区,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34、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临沧、思茅地区。其中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是德昂族聚居区。

  使用德昂语,属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可分为纳盎、布雷、若买3个方言。人多数德昂族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是景颇语。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不少人能用汉字或傣文。

  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35、佤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及其周围山区。

  使用佤语,属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有巴饶克、佤和阿佤3个的佤族文字方言。佤族原来没有文字,1957年设计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佤族文字方案。信仰万物有灵的自然宗教。

  36、拉祜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澜沧县、孟连县、少数人与其他民族杂居于云南省西南边境县。

  使用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拉祜纳和啦祜熙2个方言。由于拉祜族人长期与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数拉祜族人能兼用汉语和傣语。1957年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式的拉祜文。

  20世纪50年代以前,拉祜族人信仰多神的原始宗教。后大乘假佛教传入,又流行这一宗教,还有少数村落居民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37、布朗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地。

  布朗族人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有布朗、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布朗族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

  布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布朗人会汉文、傣文。信仰小乘佛教。

  38、傣 族

  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县。

  使用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4种。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

  傣族人多信仰小乘佛教。

  39、基诺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四邻山区。

  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盛行祖先崇拜。

  40、哈尼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的哀牢山区。

  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个方言。

  哈尼族原来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

  41、京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山心、万尾、巫头三个小岛及其附近地区,有“京族三岛”之称。

  使用京语,属系未定,与越南语基本相同。还有些人使用汉语粤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

  京族人崇拜祖先,信奉的神多与海洋有关。

  42、黎族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使用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居住的地区不同,其方言也各异。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所以很多人通晓汉语。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

  以前黎族人信仰原始宗教,近代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43、毛南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

  使用毛南语,属阿尔泰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长期和汉族、壮族人交往,所以绝大多数毛南族人都通汉语和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信仰道教。

  44、壮族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人分布在粤、湘、贵、川等省。

  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

  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过土俗字,但不规范。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壮族人多使用汉文。

  壮族人过去多崇拜自然和多神的原始宗教。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基督教、天主教也传入壮族地区,但影响不大。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

  45、仫佬族

  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附近县市,与汉、壮、苗、瑶、侗、毛南、水等族人杂居。使用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仫佬语与毛南语、侗语、水语相当接近。大多数人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仕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历来以汉文为交际工具。多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佛教。

  46、瑶族

  主要分布在桂,湘、滇,粤、贵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为大分散,小聚居。

  使用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瑶语是三种语言的总称,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各地理族人的语言差别很大,往往不能相互通话。瑶族人通常能用壮语和汉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47、侗 族

  分布在黔、湘和桂省区的毗邻地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地。

  使用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有南北两个方言。侗族原无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1958年以侗语南部方言为基础,以贵州榕江话为标准音,采用拉丁字母创设了侗文。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48、苗族

  主要聚居于贵、滇、川、桂、湘、鄂、粤等省区,有大的聚居区,也有小的聚居区,还有与其他民族杂居区。

  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大方言中还有小的分支方言。杂居地区的苗族人,会讲汉语或侗语、壮语等。

  过去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1956年,创制或改革了4种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

  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49、水族

  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附近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和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

  使用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有阳安话、潘洞话、三洞话3个土语。

  水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字。

  水族人过去信仰多神、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清末曾传入天主教,但信教人数很少。

  50、布依族

  主要聚居于贵州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其他地区、云南罗平和四川宁南、会理也有分布。

  布依族人使用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缘。布依语有3种方言。

  布依族过去没有文字,使用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族文字方案。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51、仡佬族

  主要散居于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数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

  使用仡佬语,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分稿、阿欧,哈哈、多罗4个方言。由于居住分散,汉语已成为通用语,不少人还通苗语、彝语、布依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52、羌族

  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以茂县,汶川等地最为集中。少数人与汉、藏、回等民族人杂居。

  使用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每个方言又分5种土语。大多数羌族人通汉语。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使用汉字。

  过去羌族人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与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53、土家族

  主要聚居于湘、鄂、川三省毗连地区。

  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南部和北部2千方言。由于和汉族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使用土家语的人也多通汉语。

  土家族人使用汉文。

  土家族人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54、畲族

  主要聚居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和闽、浙两省交界处。其中闽、浙两省最多,占96%。

  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有两种方言。本民族内用畲语,与外界交往使用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崇拜祖先。

  55、高山族

  主要聚居在台湾省台湾岛的山地、东部沿海和兰屿岛上。

  使用高山族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泰耶尔(泰雅)、邹(曹)、排湾3个语群,多达20种语言,现在仍在使用的有13种语言。不同名称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信仰原始宗教,崇拜天神、自然神和精灵妖怪。

  56、汉族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通用简化汉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1、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2、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3、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4、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积石山县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5、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6、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居第三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7、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8、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9、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10、羌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县等地,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少数民族

  [img]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除了汉族,在55个少数民族中:

  1、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他们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

  2、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僳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等族。

  3、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族。

  4、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他们是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按实地普查区域的人数计算)、穿青人等民族。另外,还有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共73.4万多人。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大致是按民族人数的数量来划分的:

  1、 汉族

  2、 壮族

  3 、满族

  4 、回族

  5?、苗族

  6?、维吾尔族

  7 、土家族

  8 、彝族

  9?、蒙古族

  10、 藏族 。

  中华民族共包括56个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数个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的未识别民族。

  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其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的著作中提出,相关的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以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中华民族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的有着不同的定义。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还有两个”别称”,一是”中华儿女”,二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的子孙,或者只说”黄帝子孙”)。这两种称呼有时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华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异,”中华儿女”之称是近代才出现的,其含义偏重于文化(是共同接受中华文化的群体);”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称古已有之,其含义偏重于血缘(有共同的祖先)。有些少数民族可以更愿意接受”中华儿女”之说,不太愿接受”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之说。即使这些词最初都是仅仅指汉人。

  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

  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已确定的53个少数民族中。

  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至此,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第四阶段: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本阶段的民族识别工作除继续为一小部分族体的认定进行调查研究外,主要进行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和某些族体的归并工作。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恢复、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族

  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少数民族如下:

  1、壮族

  壮族,原名童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的史籍记载,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壮族“Xi瓯”和“骆越”,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居住在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为16926381人,居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少数民族之首。

  2、回族

  回族是回族的简称。“回族”最早是他叫的,后来演变成自称。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从北到南,回族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北部省份,南方回族人口较少。

  3、满族

  原名“女真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以辽宁省最多,其他分散在6中国各地。满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融合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

  4、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一个民族自称,一般认为是“团结”、“联合”、“援助”的意思。1935年被称为“维吾尔语”,一直沿用至今。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此外,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也有少数维吾尔族人。其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传统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羊、牛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族总人口为10069346人。

  5、苗族

  苗族古称“荆楚”、“南蛮”。宋代以后,苗族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省,以及东南亚国家。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种方言。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少数民族中排名第四。

  6、彝族

  彝族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少数民族中排名第六,总人口8714393人。其国语为彝语,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建国前,由于地域和方言不同,彝族分支众多,有许多不同的别称和自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根据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采用丁仪的“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7、土家族

  土家族自称“比兹卡”、“米吉卡”,意为“一个土著”。他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民族语言的民族。他们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使用汉语。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1956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总人口为8353912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向警予、著名演员许晴、歌手阿朵都是土家族。

  8、藏族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川西、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拉萨是藏民心中的圣地。西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西藏总人口为6282187人。

  9、蒙古族

  蒙古人是主要分布在东亚的传统游牧民族。除了中国,蒙古人还分布在俄罗斯和其他亚欧国家。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生活在草原上,以饲养牲畜为生。科学文化事业比较发达。民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爱好音乐,能歌善舞。被誉为“音乐之国”、“诗歌之国”。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蒙古总人口为5981840人。

  10、侗族

  先秦以前文献上称之为“钱头”,新中国成立后称之为董。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广东等地。他们的民族语言是侗语,信奉多神。歌唱在侗族社会生活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其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精美实用,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中国的开国大将粟裕、著名的北伐名将王天培、奥运冠军李婷和陆永都是侗族人。侗族总人口为2879974人,居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少数民族之末。

  五十六个民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56个民族服饰(漫画)全集(组图)中华56个民族服饰(漫画)全集(组图)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在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800万;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未包括藏南印度占领地区60万珞巴族)。
此外,它特别分成两种音调∶高音及低音。低音代表时、高音代表分,而刻则以这两种音调之综合表示之。真正令人诧异的是∶为了达成这项结果,制表师傅在腕表内容许某种分裂。腕表运转、持续地显示时间时,表壳内产生表芯功能的某种重现,在腕表主人按下按钮时,它以感应器读取当时的确实资讯,并以机械式储存此资讯,再将此资讯传输至报时系统。此腕表以声音报知时、刻、分所需时间约一分钟,而在此同时,腕表持续地运转。报时声音停止时,表芯停止其附属功能,恢复正常运转

原创文章,作者:花好月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ngliangwangye.com/biao-24404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3日 15:01
下一篇 2023年12月3日 15:35

相关推荐